资本寒冬之下 跨境并购却很热 中国青年投资家协会跨境并购分会正式成立

9月4日,第三届中国青年投资家协会峰会在北京盛大召开,超过七百多位投资业内人士齐聚一堂。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资本寒冬之下投资的正确姿势”,在上午的主论坛中,各路投资人士围绕资本寒冬,尤其是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投资节奏放缓,寻找资本变难等话题展开了讨论,许多参会嘉宾认为,经济有其周期性,资本也不例外,预计行业走出资本寒冬仍需时日,企业需要做好多重准备。

而在下午的论坛“上市公司并购”分会场内,前来聆听分享的听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室内的温度也比会场外高出了好几度,显然在资本寒冬之下,并购热吸引了投资圈的关注,也成为了所有企业和投资人士关注的焦点。

这其中,跨境并购则显得更为火热。在活动中,中国青年投资家协会跨境并购分会宣布正式成立,易界网创始人兼CEO冯林担任分会的理事长,同时,三位副理事长也同时亮相。在活动中,冯林还就跨境并购的主体进行了分享,并表示将通过跨境并购分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合作,推动发展。

 以下为冯林的分享内容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跨境并购,同时也非常感谢青年投资家俱乐部成立跨境并购分会,今后我们将通过跨境并购分会给大家做一些跨境并购方面的合作与指导。

首先,我想讲一下跨境并购整体的机遇与挑战,然后讲一下案例和我们自己的介绍。我们易界网认为,跨境并购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这分成几个阶段。2008年之前,海外并购乃至整个并购都非常少,08年以后慢慢的,上市公司重组开始起来,真正的跨境并购是在2014年之后正式开始爆发。特别是从2015年的年初到今年,在过去的12个月里面,基本上在座的所有的上市公司,我想多多少少都会看过一些海外项目。

这个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并购,我们把2014年定义为一个跨境并购的元年,从2013年、2014年、2015年这几年整个跨境并购的量增长非常巨大。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交割完成的量大约在900亿美金,在2016年今年的上半年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宣布的交易量已经到了1300亿美金。1300亿美金意味着今年全年跨境并购很可能会破2000亿美金。破2000亿美金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做跨境并购这件事情上已经站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这其中,我们看到是有几个比较核心的原因,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看,创业板可能说是78倍到80倍的PE平均值,中国的中小板是50倍,美国纳斯达克19倍,泛欧差不多18倍,整个套利空间非常大。这一块的套利大家也有人争论,那就是持久性到底会有多久,但是我们觉得在短时间,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开放,整个IPO市场不开放,这个跨境并购的套利空间一定会存在,这是第一点。

ertgasdg 第二点,中国的旧经济在往新经济在转型。今天恰好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基本上中国企业家国际化的路子上走了两条路,一个是一带一路,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对当地政府的一个支持来进入到各个相关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个路就是以民营企业上市企业为主,通过并购和国际化与中国的消费市场来对接,与中国13亿人口来进行对接。这一块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从旧经济往新经济迈上了一个必经之路。

然后我们看到,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放缓,6%的增长率跟欧洲相比还是高很多,我们拿欧洲市场举例,如果说中国对一个企业进行了收购之后,能帮助这个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那么这个海外标的公司本身的潜力会非常巨大。最近我们也看到,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的,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基金,都开始说怎么样嫁接中国的GDP给到全球的一些公司。

第四点,整个市场的风险,A股的市值非常高,过去一年时间里面,中国A股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在未来可能还会经历过若干个过山车。人民币也是有一个非常强的贬值预期。因此我们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希望在全球的环境之下来配置资产,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这些企业慢慢地在全球范围之内配置资产,也就是为了避险。

我们认为,跨境并购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的时间里面是一个大方向,而且我们可以说,包括上市公司,包括一些基金,谁能在跨境并购这件事情上做好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它在细分行业可以领先同行。

同时毋庸置疑,跨境并购是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同时挑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大家在整个跨境并购这件事情上是不熟悉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平台上大概有四五百家上市公司,一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会说英文的是非常少的。

我是在2013年开始考虑做跨境并购,2013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活动,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当时请了20到3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到英国唐宁街安排了一个早餐会,我们发现这30个上市公司的老板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是会说英文的,没有一个人有过海外投资经验,同时每个人都想投资海外,都想做并购,都不知道怎么做并购。我们认为这个机会很大,同时这个风险也非常大。 整个风险分成几个部分,包括了前期如何寻找到一些优质的并购标的对象。现在中国企业去做很多海外并购,跟日本在80年代去做并购是有相似性的,日本经济当时发展非常好,国内找不到出口,大量去海外进行并购,买楼。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其实并不是非常好,整个日本的经济的大衰退,其实跟当时大量的资金投资海外是有一定关联度的。 但是中国和日本的情况并不截然相同。因为中国的市场巨大,日本市场很小,他是把先进的东西输出到海外。但中国这边把很多东西引到中国来,抢占中国的市场,所以这个是有一定区别的。 但是如何找到优质的并购的标的,这是第一个不容易的事情。现在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开始做这么一些事情,但总体而言,如何让一个海外优质的公司或者优质的一家投行,把最好的项目给到中国的企业这边,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找到优质并购标的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执行,执行这一块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语言不兼容,不仅仅是中文和英文的不兼容,还包括了整个并购语言的不兼容。我把国外的英语翻成中文,以同样的意思翻给老板,这个项目必定做不成,中间还要有很多的加工,整个沟通文化是非常大的问题。

还有如何在老外制定的规则之下,我们要做的比其他老外更好,也就是我们帮客户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合适的价格拿下优质资产,执行过程当中的挑战非常高。

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众所周知监管很严,发改委有审批,商务部有审批,外管局来管你的外汇,一系列的审批导致海外的机构来看你的时候,觉得我把企业卖给你至少要等三到六个月的审批,这也成为了交易成败的一个风险。

还有可信度的风险,有一些中国企业执行不专业,在这个情况之下,一些国外的机构就会对中国的买家产生怀疑,这是为什么最近我们看到一些投行,把中国企业一个叫做CMB,意思就是来自中国的神秘买家。这些充分体现出了对这些买家的一个不信任,这是一个风险,因为对方不信任你,你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对方来信任你。 第三投后管理,收购后你怎么管理这家公司,怎么管好,这个管好又分成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你在购买资产之前



前一条
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