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华人英国创业 易界网如何躲过“被复制”的风险

华人英国创业:躲过“被复制”的风险

在中国美国创业市场进入白热化时期的当下,卡梅伦也不甘落后,发力创业市场。虽然和中国美国相比,英国市场体量实在有限。然而为了吸引投资,为本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卡梅伦喊出打造“英国硅谷”的口号,不遗余力的出台各种扶持年轻人在英创业的政策。近两年,这些举措吸引了不少华人创业者的注意,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曾经或是正在英国留学的年轻人开始将视野转向英国。

“如果我们直接把公司成立在国内,可能很快就被压死掉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国内创业很容易被人复制, 但是英国市场相对健康。我们在英国先做起来,更容易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再慢慢进入中国市场。”易界网创始人冯林如是说。

行业局限:华人创业者更多选择房地产、旅游、咨询等领域

在逐渐兴起的华人英国创业潮中,冯林的公司发展很迅速。他的公司注册在伦敦,主要业务定位于在线全球跨境投资并购。现在他们已经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也设立了办公室,便于业务展开。

毕业后留在英国,冯林先是找了一份投行的工作,六年的积累之后,他瞄准当下中欧市场中投资并购的机会,决定在英国创业,进入金融科技领域。 “我身边朋友最集中的创业领域是房地产、旅游、留学这些, 纯互联网方面的还不太多。 但是现在孵化器越来越多,以后会更多。”

“身边创业的朋友大多是传媒,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咨询多一些。”不久前在在英国环球精英杯创业与投资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Lina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英国彼得森律师行发布的《2015英国移民白皮书》的数据,英国的华人创业者有24%选择了广告和媒体,19%选择了教育,18%进入咨询领域,而在英国本土相对主流的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则各只占11%和7%。

彼得森律师行合作人 Peter(刘鹏)认为,华人创业者的优势在于中英双方的文化背景。而一些科技领域,需要很强专业知识的领域,不是他们的优势。

Lina2012年三月在英国结束研究生的学习,创业之前在英国的金融、房地产公司都有过工作经历。她这次在比赛中胜出的项目是一个起名为iclass的关于中文学习的应用。“华人在英国创业,第一个考虑的是我自己的资源是什么。”Lina说。

在英国工作这几年,Lina主要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和不同客户打交道的同时,她不止发现了其中的市场需求,也积累了创业至关重要的一步-客户资源。这是她在英国开始自己事业的契机。

作为英国华人创业潮中的一员,冯林很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在国内,大家都有很多资源,尤其是国内的同行,大家的资源都差不多。反而是英国,我们通过在这边的工作生活,掌握到的人脉和信息,是我比较独特的优势资源。我在英国投行的科技领域工作很多年,既了解中国又了解英国,这样的人就比较少了。

谈到把公司设立在伦敦的原因,冯林表示因为英国市场相对健康,竞争没有那么激烈,随后再拓展到中国市场。比如可以在这边打造一个品牌,打造好以后作为一个英国品牌引入中国。

“从市场来看,英国市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平。”彼得森律师行合伙人Peter坦言。“竞争是比较有序的,是受到法律和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的约束的, 没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去干扰。 你的运营你的管理是决定你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而不是你的关系, 你有没有可走的捷径。就是要靠你的产品, 你的服务, 你的客户, 你的商业模式, 这些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标准。”

公平友善的商业环境为英国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根据《英国移民白皮书》统计,14-15年度,每七家英国初创企业中就有一家是外国人创立,达到14%。在数量众多的外来创业者中,以爱尔兰人为最多,华人创业者数量排在第五,大约有25000人。“我决定在英国创业的因素里,公平透明的的市场环境至少占到30%。”Lina表示。

踏上英国创业路之前要想清楚的几件事

“通过承办创业比赛 我看到身边在英国创业的华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内想来投资欧洲创业者的热情也越来越多了,这可能也是受到中国本土创业潮的一个推动作用。 但是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冯林坦言。

从创业者的视角来看英国的市场,冯林认为,“要在英国创业首先要考虑清楚四件事情。 第一是市场的大小。英国的市场显然不够大。欧洲的市场规模还可以,但是一方面他增速不够快, 另一方面比如英法市场之间的区别就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块是商业模式,就是看你能不能真的解决一个痛点。也要看在哪个行业,比如支付市场,英国人是比较愿意付钱的, 而中国消费者是不愿意付钱的。 如果做电商的话,英国这边的毛利会比较高,中国的毛利就很低,因为国内竞争太激烈。

第三是团队。这个就涉及到你如何融入当地创业环境,就像你很少看到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创业做得很成功,这是一样的。像我的团队,我们有英国的美国的西班牙的,多元化的文化之下能够融入的比较好。就是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经验的,了解这个产品,又多元化的一个团队。

最后一个就是你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科技。现在有的人他在剑桥读博,他在剑桥实验室开发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把他商业化,这也是在英国市场很合适的一件事情。”

政府倾情倾力 效果尚待关注

2011年,卡梅伦政府启动了科技城“Tech city”项目。时值伦敦奥运会期间,科技城在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上备受照顾。思科,英特尔等国际巨头陆续进驻。脸书(Facebook)的欧洲经营主管便由此跳槽投奔而来。谷歌的创业孵化器“伦敦学院”也选址于该区域。英国政府寄望于把曾经是伦敦贫民窟的东伦敦打造成一座汇聚着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园区,为英国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到2014年底,,伦敦的科技企业数量增加了76%,从原有的近5万家增长到8.8万家;仅东伦敦地区就已聚集了3200家创业公司,创造了5万多就业岗位。然而,这离赶超硅谷仍然距离尚远。和中国市场也差距甚大。要知道,单单去年一年,中国新增注册公司就超过了1292万家。

精明的投资人们似乎对政府的积极并不买帐。英国高昂的人力成本,有限的市场容量始终让他们踌躇不前。2013年,伦敦科技创业企业获得的风投仅为7.6亿美元,而美国硅谷同年获得97亿美元,纽约也有24亿美元。冯林创立的易界网也不出意外的也是在国内拿到的融资。从融资角度而言,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国的融资氛围比美国和中国逊色不少。

市场天花板不仅让投资人却步,也给公司的成长和后续几轮融资加大了难度。据《经济学人》统计,2013年度,美国互联网公司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的公司有87家,中国26家,英国仅有10家。其中只有4家初创公司:移动支付服务商Powa Technologies、P2P借贷公司Funding Circle、歌曲识别应用shazam、奢侈品电商Farfetch。

另外一个主要出路IPO的情况也不乐观。去年英国只有39家本土公司IPO,虽然创了历史新高,在数量上和美国市场的221家、中国市场235家也无法相比。

九零后进入创业市场 选对行业很重要

既然障碍重重,英国政府只有不断发力。除了伦敦科技城,近年来英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英国投资贸易总署(UKTI)发起的“天狼星计划”(Sirius programme)。天狼星计划始于2012年,经过筛选进入天狼星计划的创业者可以得到1.2万英镑创业资金,一年的免费办公室,以及导师支持等扶持。除了“天狼星计划”这样的官方支持,维珍,巴克莱等等英国大企业也在近两年陆续发起孵化器、加速器等等支持创业者的项目,争取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注意,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九零后。据《英国移民白皮书》统计,英国华人创业者中,80后占到了67%,70后有18%,90后的新生力量已经占到了15%。

“我是2012年毕业的,当时我们全校的华人里面几乎没有人在英国创业。现在身边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刚走出校门的九零后。”身为八零后的Lina感慨。

谈到给准备创业的年轻人的建议,冯林认为行业选择很关键,一些国内领先于英国的领域也有很多机会。“其实现在很多中国一些做的不错的模型都可以往英国搬。现在和很多投资人聊的时候, 他就说你这边有什么好的项目,我买下来以后把中国的模式搬到这边来。比如我们之前联系过国内一个做网络游戏的公司, 他们想在英国收购一些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 ,然后把国内的项目往英国并。”

来源:财经网



前一条

Just Entrepreneurs 解读易界网

在欧洲商学院取得了金融硕士学位之后,冯林便一直在金融行业工作,先后供职于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和瑞士银行(UBS),之后我来到了顶峰投资(Summi...

后一条